各位研究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弘扬“植绿报国”北林精神,厚植“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家国情怀,打造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奉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经济管理学院决定开展2024年研究生“植绿报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践主题
青年建功 挺膺担当
二、实践时间
2024年7月-9月
三、参与对象
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在读学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队、鼓励本研学生联合组队开展实践。
四、实践原则
1.坚持学生主体。广泛调研青年学生实践意愿,围绕学生发展设计实践主题和内容,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专业特长开展社会实践,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同,增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2.坚持成果导向。以实践成果为导向,做好实践项目整体设计,加强实践过程管理,注重实践总结提升,力争学生在实践中做到有所获、有所感、有所悟,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3.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挖掘培育优质实践项目,着力强化实践地点和实践项目连续性,对可持续项目做好跟踪反馈,提升实践成果产出,建立起同一实践项目再实践、再深化的长效机制。
4.坚持协同联动。汇聚校内外基地资源、平台资源、教师资源、校友资源等,构建结对共建模式,推动多方交叉融合,引导实践内容与专业学习、科研课题等项目相结合,达到双向赋能效果。
五、实践项目
社会实践活动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专项开展,具体内容详见《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内容》(附件1)。
(一)“绿色长征”专项
组织“绿色长征”实践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长,开展绿色科技前沿探索、生态保护科考研究、生产生活经验普及等活动,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助力绿色科技创新。
(二)“生态文明宣讲+绿色科技服务”专项
组织“生态文明宣讲+绿色科技服务”研究生实践团,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语精神落地落实、开花结果,充分发挥我校学科特色及专业优势,实现绿色科技服务和生态文明宣讲的有机贯通。
(三)“青春向党”专项
组织“青春向党”实践团,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发展成就纪实、红色故事人物寻访、党的理论知识宣讲,引导青年学子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
(四)“乡村振兴”专项
组织“乡村振兴”实践团,积极发挥知识、技术和创新创业优势,开展美丽乡村共建共治、科技乡村智慧赋能、文明乡村规划提升、法治乡村宣讲咨询等活动,做好和美乡村建设,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五)“知国情 体民情 察社情”专项
组织“知国情 体民情 察社情”实践团,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引导学生坚定紧跟党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六)“感悟民生”专项
组织“感悟民生”实践团,广泛调研社会民生问题,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参与基层资助工作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推广国家及学校资助政策体系,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七)“卫国戍边”专项
组织“卫国戍边”实践团,聚焦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走进基层宣传国防知识,赴基地体验增强国防观念,实地研学贡献青年力量,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以青年力量维护国家安全。
六、实践形式及要求
(一)实践形式
团队实践,人数为6—12人,建议选择团干部/辅导员、专业教师为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实践时长原则上不少于5天。
(二)实践要求
1.鼓励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组队开展实践,团队中本科生人数不低于3人即可认证为本科生团队实践、研究生人数比例不低于60%即可认证为研究生团队实践,不受团队负责人身份限制。
2.本次实践具体活动要求见《成果提交手册》(附件4),手册内规定项目未能提交的,不能参加各类评奖评优活动,校级支持团队未能提交的,不予认证校级结项。
六、时间阶段与安排
(一)宣传动员(6月12日-6月20日)
学院官网发布暑期社会实践通知,确保覆盖全体研究生。各基层班级要认真做好本年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相关信息的传达和宣传等工作。
(二)召开动员大会和说明会(6月14日,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学院将于6月14日召开2024年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和说明会,对本年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并邀请往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分享经验。
(三)项目立项申报(6月12日-6月20日)
各团队自主选择实践项目专题,确定实践初步方案,联系实践地,填写《立项登记表》(附件2)、《基本情况统计表》(附件3)于6月20日12:00前发送至2472952332@qq.com。学院对团队的立项申请进行审核。
(四)项目评审及校级立项(6月底)
6月底,各专项承办单位组织专家对符合参选项目进行集中评审,立项校级支持团队。
(五)实践开展(6月底-9月初)
学院将根据各实践团队情况,针对实践安全及团队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各实践团队及个人根据计划开展实践。
根据要求,实践期内,学院将与实践团队及个人保持随时沟通,确保同学安全,实践方式符合通知要求;各实践团队可将实践照片、实践新闻等上传至校团委和学院网站,并对实践团队成果进行宣传总结。
(六)成果总结
实践结束后,各团队按要求填写《成果提交手册》(附件4),整理上交社会实践成果至邮箱2472952332@qq.com,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各团队应于实践活动结束一周之内,及时进行相关总结,整理上交社会实践成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每个团队仅需要由队长提交一份:
①《社会实践论文》、《社会调查报告》或《团队总结报告》三者中选择一份提交;(必交,电子版打印)
②团队每位成员的个人实践心得(每人一份,同个人实习材料①);(必交,队长收齐统一上交)
③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必交,推送链接、截图即可)
④10张以上有代表性的实践照片(分辨率1280*960以上,jpeg格式),及实践过程影像记录资料(数码照片、DV等,也可以是自己制作的社会实践视频);(必交)
⑤《指导教师工作要求及指导情况总结表》一份;(附件5)(必交,以团队为单位交一份)
⑥通过实践形成的工作成果(画册、模型、图纸、文化产品、寻访纪录片、vlog、H5宣传页等多元形式);(可选)
⑦其他相关材料(实践地领导或知名人士题词、实践地赠送锦旗等)。(可选)
(七)总结表彰
9月初,学校将组织校级优秀团队及上级相关奖励荣誉评选,并适时开展社会实践经验分享及评优表彰工作。参评优秀指导教师的教职工必须提交《团队指导情况总结表》(附件5)。研究生综素加分以研究生管理中心通知为准。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细化工作。学院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把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学院在实践过程中对重点团队给予精准指导和专项经费支持,形成一批有代表性的实践团队及实践成果。
2.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各团队要始终把安全工作置于首位。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
3.注重实效,加强宣传。各团队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网络宣传媒介,积极投稿绿色新闻网、北林青春、北林研究生、北林经管等学校学院官方媒体平台,扩大社会影响。
九、其他说明
绿色长征、青春向党、乡村振兴专项及其它专项由各学院自主申报承办校级立项答辩;生态文明宣讲+绿色科技服务、知国情 体民情 察社情专项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承办校级立项答辩并进行活动指导;感悟民生、卫国戍边专项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承办校级立项答辩并进行活动指导。
附件1: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内容
附件2:立项登记表
附件3: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件4:成果提交手册
附件5:指导教师工作要求及指导情况总结表
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管理中心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