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基层团支部、各位同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付诸行动见诸成效,传承“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绿色使命,现制定经济管理学院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具体通知如下:
一、实践时间
2023年7月-10月
二、参与对象
经管院全体学生,鼓励硕士、博士参与
三、实践原则
1.成果导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实践成果为根本导向,分层分类立项,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让实践项目真正有实效。
2.持续深化。着力强化实践地点和实践项目的连续性,引导实践团队建立同一实践项目跟踪反馈、再实践、再深化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实践成果转化、深度开展。
3.全程指导。所有团队社会实践项目都必须有指导教师,由团队成员自主联系,可以是班主任、辅导员、党支部书记、院校教师等。京内外项目须有指导教师全程参与,确保学生安全。
4.守正创新。持续挖掘培育优质实践项目,着力强化实践地点和实践项目的连续性,重视优秀实践成果转化,建立起同一实践项目跟踪反馈、再实践、再深化的长效机制。协同联动,突出学院学科特色优势,汇聚校内外平台资源、教师资源,推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引导实践内容与专业学习、科研课题等项目相结合。
5.立项认证。坚决落实“无立项不认证”原则,个人及团队实践,都必须完成立项后开展,下学期初方可进行实践认证工作。
四、实践项目
(一)团体实践
1.“绿色长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专项
聚焦京津冀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经济带以及国家四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保护区、流域河流、乡镇等地区实践地开展绿色科考、生态宣讲和环保行动。
开展绿色发展科考调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水土资源保护、乡村振兴等绿色发展方面,探寻新发展理念下中国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开展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母亲河保护、社区治理等主题,设计环保知识、动人故事、行动规划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课程,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低碳环保实践行动,深入社区组织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旧物利用等低碳环保活动,号召广大青年参与到2023净滩行动、“绿植领养”活动、A4210环保实践等活动。
2.“青春向党”感悟祖国发展伟力实践专项
围绕学习党的历史、传承党的经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通过寻访、调研、党的理论宣讲等形式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系列实践活动。
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组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等“沉浸式”实践方式,引导人民自觉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
开展新时代十年以来祖国发展成就纪实,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在社会观察、国情考察、基层治理参与、特色产业调研、学习体验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发展变化。
3.“扎根乡土”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专项
组织“乡村振兴”实践团,积极发挥知识、技术和创新创业优势,开展美丽乡村、科技乡村、文化乡村、法治乡村等乡村振兴行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开展美丽乡村行动,开展村庄规划、环境整治、生态修复、草原保护、污水处理、绿化美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农村河湖综合整治等活动。
开展科技乡村行动,发挥专业优势,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乡村管理智能化水平,利用网上平台、乡村公共空间等阵地完善科普宣传栏、科普文化墙等科普设施。
开展文化乡村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文化 IP,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支教、教育资源引入等方式,助力农村教育水平提升。
开展法治乡村行动,主动对接乡村政府和乡村企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等,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化解等志愿服务和专业指导。
4.“走读中国”基层实习锻炼实践专项
组织“返家乡”实践活动,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实践、兼职锻炼、就业实习等实践活动,通过返乡实践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紧跟党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
开展政务实践。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
开展企业实践。通过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
开展公益服务。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四点半课堂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
开展社区服务。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
开展兼职锻炼。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
(二)个人实践
团队实践的四个专项均可用于个人实践的立项与开展。个人实践鼓励大家通过共青团中央平台进行“返家乡”实践。
五、主要内容与形式
1.主要内容
为了进一步规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本年度的暑期社会实践主要围绕以上专题进行展开。各团队可以结合专业特色、自身优势,创新选题,组成实践队伍,进行社会实践。
2.主要形式
根据学校总体工作要求,可以开展京内外实践工作,同学们可自行组队申报实践项目。全院学生均可通过基层班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党支部等平台,进行自主组队,提交申报材料,月底前在学院内进行答辩立项。立项通过后,学院根据学校要求提交审核材料至校团委,配合学校开展校级项目立项工作。
各成功立项团队须按要求参加前期各项培训,并按照既定时间安排开展相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六、时间阶段与安排
1.宣传动员(6月6日-6月19日)
各基层班级要认真做好本年度暑期社会实践相关信息的传达和宣传等工作。广大学生可以通过基层班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党支部等平台,进行自主组队。团队人数一般不超过12人。
2.召开说明会(6月8日17:10,地点二教扇报)
学院将于6月8日17:10在二教扇报召开2023年社会实践说明会对本年度社会实践工作进行统一部署,21、22级全体同学、20级未满两次实践的同学,需参加说明会,了解今年的社会实践工作安排。
3.团队项目立项申报及答辩(6月6日-6月20日)
各团队在充分考虑交通、安全等因素后,自主选择实践项目专题,确定实践初步方案,联系实践地,填写附件3:立项表2023年(团队)、附件4:团队立项统计表。于6月19日11:00前提交,电子版邮件命名为“专项序号-XX实践团-2023团队立项”,附件3命名“专项序号-XX实践团-立项登记表”,附件4命名“专项序号-XX实践团-立项统计表”,发送至邮箱jgkxsjb@163.com,同时注意查看手机,19号当天建立立项队长群。【各队长注意时间】
学院拟于6月20日开展学院立项答辩,并公示立项成功团队。
立项成功团队请结合学院立项评审时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立项材料。届时学院按照相关要求,上报院级立项团队材料至学校团委,进行后续校级立项答辩。
4.全部学生立项材料提交(6月23日-6月24日)
参加个人社会实践的同学填写附件2:立项表2023年(个人),将电子版文件命名为XX班级+姓名+2023年个人立项表提交给班级负责人。
22、21、20级各基层班级负责人要统计全班所有同学立项团队或个人实践情况(此时院级立项结果均已出,可以知道每位同学开展团队/个人实践),并认真填写《2023年班级暑期社会实践立项信息汇总表》(附件1),收集个人实践同学的立项表(附件2:立项表2023年(个人)),并于6月24日11:00前将《汇总表》和每个人的个人实践立项表电子版打包发至jgkxsjb@163.com,邮件和附件均命名为“XX班级2023年暑期实践立项信息汇总表”。【班级负责人注意时间】
5.团队培训及开展实践(6月底-9月初)
学院将根据各实践团队情况,针对实践安全及团队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各实践团队及个人根据计划开展实践。
根据要求,实践期内,学院将与实践团队及个人保持随时沟通,确保同学安全,实践方式符合通知要求;实践团队实行实践期内每日汇报、开展后提交成果及宣传材料;各实践团队可将实践照片、实践新闻等上传至校团委和学院团委网站,并对实践团队成果进行宣传总结。
6.校级立项(6月中下旬)
6月中下旬,学校团委将组织专家对符合参选项目进行集中评审,确定校级支持团队。校团委联合马院组织社会实践相关培训,要求立项成功的实践项目主要负责人必须参加,否则取消相应资格。
7.实践认证与成果总结(9月初)
团队实践:
各团队应于实践活动结束一周之内,及时进行相关总结,整理上交社会实践成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每个团队仅需要由队长提交一份:
①《社会实践论文》、《社会调查报告》或《团队总结报告》三者中选择一份提交;(必交,电子版打印)
②团队每位成员的个人实践心得(每人一份,同个人实习材料①);(必交,队长收齐统一上交)
③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必交,推送链接、截图即可)
④10张以上有代表性的实践照片(分辨率1280*960以上,jpeg格式),及实践过程影像记录资料(数码照片、DV等,也可以是自己制作的社会实践视频);(必交)
⑤《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团队社会实践情况反馈表》一份;(附件5)(可选,以团队为单位交一份)
⑥通过实践形成的工作成果(画册、模型、图纸、文化产品、寻访纪录片、vlog、H5宣传页等多元形式);(可选)
⑦其他相关材料(实践地领导或知名人士题词、实践地赠送锦旗等)。(可选)
个人实践:
个人实习实践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相关总结,并准备好以下材料:(寒假宣讲、艺术团暑训,同此项,名单以招生办/校团委提供为准,材料仅需准备①即可)
① 个人实践实习报告;(必交,400字稿纸手写,字数不得低于800字,内容为实践内容、成果简介和实践心得等,工作人员将对字数进行严格审核)
②《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个人评定表》;(附件6)(必交,盖章后的复印件即可,实习证明原件自行保留)
③2张以上有代表性的实践照片(分辨率1280*960以上,jpeg格式)或相关影像资料;(必交)
④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可选)
⑤实践形成的工作成果(画册、视频、模型、图纸、文化产品等);(可选)
8.评优表彰工作(具体后续会有详细通知)
9月中旬,学院团委将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结项及评优答辩会,所有立项团队均须参加答辩,对通过结项答辩的团队予以认证。同时,根据答辩结果将推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等。校团委将根据实践成果推荐的优秀个人和团队参与北京市团市委及团中央评比,同时对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统一进行表彰。具体事宜届时另行通知。
9.社会实践相关综素管理办法
依据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社会实践相关管理办法如下:
(1)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积极,完成实践任务(即通过结项答辩),队长加7分,队员加5分,获得先进个人或优秀队长再加5分。
(2)团队获奖:
实践团队队长:
实践团队获得院级一等奖加10分,二等奖加7分,三等奖加5分;获得校级一等奖加15分,二等奖加10分,三等奖加7分;获得省市级一等奖加20分;二等奖加15分,三等奖加10分;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加30分,二等奖加25分,三等奖加20分。
实践团队其他成员:
实践团队获得院级一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获得校级一等奖加10分,二等奖加8分,三等奖加5分;获得省市级一等奖加15分;二等奖加10分,三等奖加8分;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加20分,二等奖加17分,三等奖加13分。
上述(1)、(2)项可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30分;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奖项,以最高奖项加分。
研究生综素加分以研究生管理中心通知为准。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细化工作。各班级要高度重视一年一度的社会实践工作,及时准确传达通知,结合疫情情况,提醒班级同学合理规划社会实践的区域和领域。
2.精心组织,确保安全。要始终把安全工作置于首位,引导团队成员加强安全意识,并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实践全过程线上进行,线上组队、线上实践,精心准备,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3.注重实效,加强宣传。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网络宣传媒介,挖掘先进事迹,树立先进典型,以进一步深化实践成果,扩大社会影响。
共青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委员会
2023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