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
2025年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微专业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量:
作者: zcy 审核 : zy


专业代码:W25004

专业名称:环境、社会与治理(ESG

制:1学年

是否接收校外学生:

一、专业简介

北京林业大学ESG微专业结合学校在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学科优势,注重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其特色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交叉,突出生态特色

林大优势融合:依托北林在林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强势学科,将ESG(环境、社会、治理)中的“环境”(E)维度深度拓展,课程涵盖森林碳汇、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金融等特色内容。

本土化案例:结合中国“双碳”目标及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设计本土化ESG实践案例,如生态修复项目评估、绿色供应链管理等。

2.实践导向,产学研结合

校企合作:与绿色金融机构、环保企业合作,提供ESG评级、碳中和规划等实战项目。并引入外部企业负责人进行案例教学。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参与生态保护区、低碳园区等实地考察,强化对ESG落地的直观理解。

3.模块化灵活学习

微专业设计:通过8门核心课程(如《ESG基础理论》《绿色金融与投资》《企业碳中和战略》)快速构建知识体系。

证书与学分认证:完成微专业后可获ESG专项证书,支持跨专业就业或深造。

4.政策与科研联动

政策解读:整合北林在环境政策研究方面的资源,课程涵盖国内外ESG政策法规(如欧盟CSRD、中国ESG披露指引)。

科研转化:鼓励学生参与ESG相关课题,如林业碳汇交易机制、生物多样性资产评估等前沿研究。

5.就业竞争力提升

行业对接:针对性培养ESG分析师、可持续发展顾问等新兴职业人才,并对接相关就业岗位。

国际视野:引入国际ESG标准(如GRITCFD),帮助学生适应跨国企业或国际组织需求。

6.公益与价值观塑造

社会责任实践:嵌入公益元素,如组织学生设计乡村ESG赋能方案,体现“社会”(S)维度价值。

二、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以下四类紧缺人才:

1.复合型管理人才:系统掌握ESG理论框架、政策法规及企业全周期管理实务,具备战略规划能力

2.数据分析与评估专家:具备碳排放核算、ESG评级、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能力。

3.金融与投资人才:熟悉绿色金融、ESG投资策略及风险管理。

4.政策研究与咨询顾问:能为政府、企业提供ESG战略规划与合规建议。

三、报名要求

1.校本科生、研究生

2.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有一定充裕的时间能够完成微专业专业的课程学习、作业、实践工作;

3.态度端正、有进取心和较强自学能力,身体条件能满足微专业学习要求;

4.完成微专业学习的学生,由学校统一发放微专业结业证书。微专业结业证书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

5.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修读微专业不得超过2个;

6.每人每期限报名一个微专业。

四、学习安排

本微专业采取单独编班授课方式,超过25人开班。主要采取线下教学方式,结合校外参观,线上教学比例不超过微专业总学分的30%,采取论文或者课程设计的方式结课。

五、结业条件

在有效学习年限内,修完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颁发微专业证书。

在有效学习年限内,修完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部分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提供成绩合格课程学习证明。

六、学费安排

16学分,3200/学年(按非艺术类专业200/学分,艺术类专业350/学分);

学费缴纳的具体时间、工作要求、操作指南等参照当年主修专业相关通知执行。

七、报名方式

1.报名方式:登录教务系统“培养管理”-“辅修/微专业报名”模块,选择“25-26-1”学期进行报名。

2.报名时间: 第一轮:724-810日;

第二轮:814-820日。

3.联系人:王老师,手机号码:13811849000

八、试听与退费

学生一经录取,须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准时上课,如因故放弃微专业学习资格(含试听周内),须办理退学微专业手续。

微专业课程开始第一周为试听周,试听周内办理手续的,免收学费;试听周结束后办理手续的,将根据已修读课程情况收取课程全额学费。

九、其他

各项事宜均遵照《北京林业大学微专业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北林教发〔2024101号)文件要求。

十、往届风采